新加坡留学网最新消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昨日出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第八届物理教育及前沿物理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Education and Frontier Physics),在接受访问时他说到。科技发展除了依赖尖端科研推进,更需要广大的理工与技术教育作为基础。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谨记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
从1967年次来新至今,91岁的杨振宁已到访新加坡数十次,对我国并不陌生。他说:“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之快,我算是一个目击者。正是因为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对教育非常重视,学府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能够举行很多很有意义的国际会议。”
在谈及这些年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国际排名上屡创佳绩时,杨振宁表示,他虽然并不注重大学排名,认为“毕竟没有准确的评比标准”,但他指出新加坡在大学经费、学生数目和学术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
不过,杨振宁指出,科技发展不仅包括尖端科研,也要通过设计和训练来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
扩充大学应吸取他国经验
杨振宁说:“人们通常会有个倾向,觉得科技发展就是前沿科技。其实科技发展如同金字塔,下面需要有基底。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尖端科研人员的数目,是很有限的。社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所以在讨论教育政策时,须注意这一点。”
在杨振宁看来,新加坡在大学扩充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他提到台湾大学数目激增所造成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等问题,并指出:“增加大学数目是必须要做的,但以什么速度增加,增加哪些大学,要收多少学生,这些都需要谨慎考虑才行。”
本次研讨会由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及全球华人物理和天文学会(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Chinese Physicists and Astronomers,简称OCPA)联办,是本地首次承办这个以物理教育及研究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过往举办地点包括上海、香港和台湾等。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和美国物理学会的数名物理学家都在为期五天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高等研究所所长潘国驹致词时说,亚细安国家的物理研究领域在过去50年进步飞快,研讨会“是促进亚细安国家物理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平台之一”。
来自武吉班让政府中学、华侨中学、义安理工学院等近十所学校的数十名学生也前往旁听。莱佛士书院中三学生詹逸卓(15岁)说,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规模的物理研讨会。“研讨会内容对我来说是很深奥的,但听到科学家的故事让我敬佩他们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