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主要由小学、中学、初级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等构成。
小学(6年制):新加坡小学六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来升入中学,考试科目为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
中学:中学(4年制):4年制(特别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新加坡O水准考试,成绩将决定升高中、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
中学(5年制):5年制(学术及工艺),学术班的学生在中四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通过后才能升上中五参加剑桥O水准考试。工艺班的学生有两门主课,英文和数学,第四年必须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初级学院(2年制)/高中(3年制):考取剑桥‘A’水准文凭,成绩将决定大学的去向。
中国教育体制中,基础教育主要由小学、初中、高中等构成。
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初中(3年制):初三学生需要参加中考来进入高中,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
高中(3年制):高三学生需要参加高考来进入高等教育阶段,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小学和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新加坡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具有若干的相似之处:
新加坡与中国小学都是六年学制,在教学时间上两者比较相似;
新加坡与中国的中小学阶段,两国都注重学生学业的考试,考试频繁程度相类似。
新加坡与中国的基础教育则存在诸多不同:
解放个性
新加坡小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孩子不仅只上半天课,作业负担也少于中国孩子。孩子的幼年时期并不施加太大的压力,寓教于乐,在开放的环境下激发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各个方面的特长。
塑造人格
新加坡中小学教育不仅教导基本知识外,也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和公共知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人格。而中国的中小学阶段更加注重数理化的理论教育。
双语教育
新加坡实行双语教育,以英文为日常用语,也学习母语,这样使孩子的未来得到更多的机会,也利于文化的传承。此外,新加坡没有政治教育。